不少患者在完成手術後,以為只要在家安靜休養,身體就會慢慢復原。不過,健衡物理治療及專項訓練中心物理治療師羅慶祥(Mark)接受《晴報》訪問時指,其實這有機會拖慢康復進度,相反如在手術後進行物理治療,則可令病人早日重回正常生活。
3類手術需接受物理治療
不少病人接受手術後就以為一勞永逸,但Mark指出其實大部分病人在手術完成後,短期內都有些術後問題需處理,例如完成外科手術後的病人會常見出現傷口疼痛和腹肌力量減弱等;完成膝關節置換、前十字韌帶重建及半月板修補等骨科手術的病人,術後則會有膝關節腫脹和活動幅度不足的問題;至於接受過腦科手術的病人,常見會出現半身肌肉力量減弱或麻痺等問題。
不少病人以為手術後身體會慢慢恢復,但其實這會拖慢康復進度,嚴重個案的身體情況,甚至會比手術前差。而在手術後進行物理治療,則可加快康復進度,令病人早日重回正常生活。
至於物理治療師在病人手術後的首要任務,Mark指出是為病人的患處進行止痛和消腫。當中會透過超聲波、干擾波、磁療及加壓治療等儀器為病人消腫。
其次,物理治療師會用手法治療去鬆動病人的關節、軟組織,此舉對幫助消腫非常有效。到復康後期,物理治療師會教育和監察病人的自主運動、強化肌群和功能性訓練,以訓練病人能做到手術前做不到的活動。
手術前的物理治療師角色
除了處理術後問題外,病人在接受手術前其實亦有需要和物理治療師見面。Mark指出,物理治療師會在手術前替醫生評估病人的心肺功能是否適合做手術,病人通常需要接受如6分鐘步行測試等檢查,治療師會從中判斷他們的心肺功能是否能夠應付手術。
此外,由於部分病人在手術後的短期内需要使用助行器具,因此治療師在手術前會先為他們安排助行器具,並教導他們如何使用。同時,治療師會在手術前教授病人相關的術後護理知識,包括關節自主幅度運動、呼吸運動、疤痕按摩及管理等,讓病人可提升手術後的復原速度。
資料來源:晴報
Comment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