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令不少人都養成蓋廁板沖廁的習慣,以免廁所水四濺,令室內充滿細菌;但其實不少人忽略的門柄,亦是細菌重災區之一。台灣毒理學家教授指出,廁所內包括門柄,都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病菌,包括大腸桿菌、金黃葡萄球菌、幽門螺旋菌等,建議平日盡量降低接觸門柄面積為佳。
毒理學家招名威教授日前於個人Facebook專頁指出,平日廁所沖水時,廁所水會被濺起至少兩尺高,因此廁所地面及門柄等,其實充滿各式各樣病菌,例如大腸桿菌、金黃葡萄球菌、幽門桿菌,甚至腸病毒、諾如病毒、新冠病毒等。
教授表示,廁所每平方厘米空間,最少會有100萬隻細菌,而門柄上面的細菌數量含量,其實與廁所板蓋差不多。加上不少人如廁時有玩手機習慣,他們在觸摸門柄後,又拿起手機把玩,病菌就會因而沾上手機,甚至其他隨身物品,不知不覺間令人體感染上疾病。
教授指,平日除非進入廁所前,便開始對門柄狂噴消毒水,否則無法全面消除門柄上的病毒。既然接觸開柄是不可避免的事,又不想走到哪裡就要噴到哪裡,他建議「應以最小接觸面積」去接觸門柄,並遵循以下3大要點,盡量減少接觸到病菌的風險:
觸摸廁所門柄3大要點
1.盡量以指甲接觸門柄,以減少接觸面積
2.如廁後盡快洗手
3.如廁期間不要亂摸其他物品
資料來源:晴報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