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人生活忙碌,不少上班族和學生早已習慣長時間於座位上做事。台灣有醫生警告,「久坐不動」會對健康造成很大傷害,更指這習慣比吸煙更傷身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於2020年發表的身體活動指引時,將「避免久坐不動」的議題作為封面,可見此話題已備受全球關注及熱烈討論。
久坐不動增死亡率及患多種疾病風險
台灣嘉義基督教醫院減重中心副主任暨家庭醫學科主治醫生安欣瑜,近日在Facebook專頁上發表了一篇文章,指越來越多研究都證實久坐不動(Sedentary Behavior)對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,甚至比吸煙更危害健康,包括增加因死亡率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肥胖及失智的風險。
安醫生指曾有病人表示自己有去跳有氧和重量訓練,平時工作久坐應較不受影響。但她直言這個想法是錯的,解釋如一整天都在辦公室坐著,然後回家在沙發上當「低頭族」,縱然有努力做帶氧運動或重量訓練,仍無法抵銷久坐造成的身體危害。
如何減少久坐?
關於如何減少久坐,安欣瑜醫生建議以下FIIT(頻率Frequency、強度Intensity、時間Time、型態Type):
1.頻率
-每坐60-120分鐘中斷一次
2. 強度
-低強度運動
-25至50% vo2max,MET: 1.5-3, < VT1
3. 時間
-每天久坐不超過2小時
-久坐之間的間隔應持續5-10分鐘
4.活動類型
-低強度活動:如日常家務等
-改變環境:把椅子從電視區移開、將電腦放在站立的高度等
1類人屬高危群組
安醫生表示,每坐60至120分鐘中斷一次、每次中斷5至10分鐘,便可降低代謝風險;又指其實透過很簡單的小改變,便可改善健康狀態,例如自行設定時間,每個小時起身倒杯茶走走路等。另外,她提醒「醫生」屬高危群組,每次一開門應診便是好幾個小時,非常容易久坐不動。
這則帖子吸引大批網民留言,其中一位任職健身教練的網民表示認同安醫生的説法,留言:「多年的健身房的現場教學經驗發現,有固定健身習慣依舊無法完全抵銷久坐帶來的傷害,例如:關節活動度不足、肌肉緊繃與僵硬等。其實不只『久坐』,只要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,像是久躺、久站、三七步、二郎腿等,都會對姿勢造成不良影響。」
資料來源:晴報
コメント